胡懷江醫師
胡懷江先生生於民國六年五月七日,為日據時代羅東企業家「蘭陽巴士會社」及「新協泰商社」創立者胡慶森的兒子,家中另有四位姊姊和一位妹妹,在父母寵愛及良好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又受家中長輩有人行醫人格的耳濡目染,從小便立下行醫濟世的職志,因宜蘭早期的交通不便,開發程度較台灣西部落後,全縣的最高學府只有農林學校(相當現代高職)。因此,為求得未來更大的發展,在羅東公學校高等科卒業後,便在長輩的安排下隻身來到日本東京就讀中學校。當時,在日本的統治之下,雖然台灣人民的初等教育也受到鼓勵,但是台灣人要受中等教育,卻是受到許多的岐視和限制,胡懷江先生憑著聰慧的資質,成為當時東京全部只有日本人就讀學校中唯一的台灣人。
不久,中日戰爭爆發,在日本全國皆兵的政策下,胡懷江先生亦受到相當嚴格的軍事訓練。有感於身心健康均衡發展之重要,常積極爭取參與社團活動,在劍道、拳術、馬術、繪畫等等領域十分活躍,也因此練就其堅毅、耐勞、強健的體魄。
中學畢業後,胡懷江先生以優異的成績考進日本大學醫學部,以當時日本對殖民地處處充滿岐視的歷史背景下,限制台灣人頂多只能5%~10%入學的上限條件,胡懷江先生的大學深造更顯得相當的難能可貴。
大學就學期間,日本戰事逐漸進入艱困狀態,大部分的日本畢業生都被徵用為軍醫,來自台灣的他雖因無日本兵籍免受徵用,但因其孜孜不倦、努力上進的精神,受到教授們的一致肯定,畢業後更受教授垂愛與重用,留其繼續在日本大學附設病院鑽研醫術並在日本空軍部隊協助醫療事務。
昭和十八年(民國三十三年)在日本的他突然接到父親不幸逝世的消息,當時中日戰事更形激烈,日本與台灣之間的交通船隻幾乎全被美軍殲滅,台日之間的海上交通形同全面中斷,其恩師因欣賞他歷來的工作表現,竟特別交涉航空隊長派遣一架軍用專機助其成行送他回台灣奔喪,其在師長心目中受重視的地位由此可見一般。
為父治喪之後,發現父親的事業體因戰事波及,加上為人聯保竟致負債。向來只知行醫救人,無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的他,秉持父債子還的義氣理念,不惜變賣家產也不願拖累別人,從此花了十五年時間才將債務還清,其間甘苦不可言喻。
民國三十四年在馬賽鄉間行醫,因醫術高超,聲名逐漸遠播,附近南方澳漁港的漁民也常慕名前來看診。在許多南方澳漁民朋友強力邀約下,因盛情難卻,隔年又再遷移到因漁業日益蓬勃發展的南方澳漁港開業,成立當地第一家醫院。這一待就是六十多年。
戰時,由於環境衛生條件不好,瘧疾十分流行,戰後物資更形缺乏、醫療資源嚴重不足,胡懷江先生為了取得更多的醫療材料資源,他於民國三十六年添購了一條小船,到日本南方的與那國小島與日本漁船以物易物交換物資,同時為了治療更多的瘧疾患者,更遠到沖繩採購從美軍軍中流出的瘧疾特效藥。為了患者,可以說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在行醫啊!
戰後人民多貧困,遇有病痛,總是能忍則忍,直到小病拖成大病,身體無法行動時才叫醫生前往家中「往診」,尤其半夜要求「緊急往診」者特別多,胡醫師總在第一時間提著醫療包、帶著護士應聲前往,即使嚴冬深夜被從溫暖的被窩裡叫起,也從不推辭抱怨,後來因往診業務日益增多,胡醫師於民國四十二年購買了南方澳第一部摩托車以增加往診的次數與速度,老一輩的南方澳人回憶起從前聽到胡醫師前來往診的摩托車聲時,說就像聽到觀世音菩薩前來救苦似的興奮。而當時,胡醫師在很多人的心中也的確是個聞聲救苦的活菩薩。
胡醫師在行醫生涯中總是不斷勤讀書報鑽研醫學新知,始終用最精湛最先進的醫術造福患者,生性耿直的他即便因還債而生活經濟拮据,也不願意為了增加收入而任意為患者打針以提高收費,他總堅持讓病患自身療養、增強免疫力後自然痊癒。菩薩心腸和良醫道德,令其聲名遠播,家喻戶曉,鄰近鄉鎮慕名就醫者十分眾多。
胡醫師於民國46年和吳彩鴻女士結縭夫妻,婚後育有三男一女,胡醫師十分重視子女教育,培育他們出國留學,並常鼓勵、支助他們對文學、自然、藝術甚至環保各領域的涉獵。四個孩子也都學有成就,長女胡素玲目前住日本靜岡,在法院擔任刑事翻譯及公家企業中文教學講師.夫婿則在豐群集團日本國際漁業株式會社擔任企業部部長。長子胡明仁現住美國,和妻子從事貿易及建築業。次子胡明正目前從事貿易投資業,是頂聯國際貿易公司的負責人。三子胡明豐目前在六福皇宮大飯店擔任主廚,妻子則為英美式蛋糕裝飾教師。
十年前的一場車禍傷到脊椎,雖然導致他的行動不便,卻不影響其積極樂觀的生命熱力,胡醫師仍然神采奕奕的面對生活,並經常隨著子女到處旅遊。熱愛自然的他,不願被身體的殘缺所束縛,即便去年已屆八十八歲高齡,依然常常看見他一個人騎著一輛電動四輪車,悠遊在南方澳的許多個角落。不屈不撓的身影,好像一個巡視領土的英勇騎士一般。
三月二十三日,胡醫師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九歲,臨終的他面容像熟睡般的安詳、平和。能得高壽善終,這大概是他一生中救人無數所得到的福報吧!哲人其萎,精神長存,胡懷江醫師在南方澳這個偏僻的小漁村將是每一個人心中永遠的傳奇。
2005.03.29 南方澳文史館 廖大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