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生鐵工廠-莊萬添
在今日幾乎所有的柴油引擎皆由國外進口的情況下,沒人料想得到南方澳的喜生鐵工廠早在1960年代中期就曾獨立研發生產柴油引擎,並外銷到南部及新加坡,這件事為台灣的機械史寫下光榮的一頁。
在莊萬添於1920年2月6日出生於宜蘭縣龜山島,1923年南方澳漁港建設完畢[1],發展機會大好,莊萬添也隨著莊明毛(祖父1858年)、莊榮才(父親1885年)、莊傳生(大哥1906年)祖孫三代的家族於1926年八月下旬由龜山島搬來南方澳,成為當時南方澳第四個漢人家族,大哥跟日本人習得技術,從事鏢釣旗魚的捕魚工作。
莊萬添在蘇澳讀完公學校(今之蘇澳國民小學)後,到基隆的漁船機械製造工廠學習技術,從事車床的工作,兩年後回到南方澳又到蘇澳鐵工廠同俗名「福州文仔」(侯餘文)的師父學了一年多[2],不久又轉受顧於南方澳另一家小型的「金德鐵工所」,目的是想多學各家技術之長。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轉受顧於南方澳「雨林鐵工所」一年餘,專門從事漁船引擎的維修,不久之後被日本海軍徵調到基隆船廠工作,大戰末期,日本敗象畢露,工廠的管理顯得十分鬆散,後來日本戰事吃緊,戰法也無所不用其極,聽說許多壯丁被徵調到上海成為「魚雷特攻隊員」,就是一個人抱著魚雷與敵人船艦同歸於盡,流言弄得人心煌煌,結果趁著有一次船廠人員的大調動,莊萬添同很多宜蘭人一樣偷跑離船廠,因為怕被日本憲兵捉回去,有許多人一直跑到瑞芳,才上火車,卻反而被早先就埋伏好的日本憲兵逮個正著。他則因為在基隆上了不同班次的火車,而僥倖平安的逃回了南方澳的家。回家後有一段時間一直躲在南方澳的山上,不久南方澳遭到美軍的大空襲,社會一團亂,日軍也無暇尋找他們這些人的下落,莊萬添就這樣躲躲藏藏直到終戰。
終戰那一年(1945年),莊萬添26歲,以技師身份遊走於南方澳幾家不同的鐵工廠,這個時候的南方澳的漁港由於條件優良,吸引了全台各地的漁民爭相進駐,漁船建造及船機維修的事業日益發達,經過了約三、四年的光陰,這時在南方澳漁港,已有三家鐵工廠,即「蘇澳鐵工廠」、「蘇澳造船廠鐵工廠」、「南寧鐵工廠」,可是依然供不應求。
於是在1949年初,他召集同在大哥莊傳生船上(喜生號-鏢釣船)作「大車」(輪機長)的妹婿魏阿溪(終戰前同莊萬添曾習藝於蘇澳鐵工所)、及好友張金長三人合夥,在南方澳江夏路八號創立「喜生鐵工廠」(以家族經營的漁船「喜生號」命名),購置車床、鑽床、刨床等等設備,共花費了舊台幣6,020萬元,因為三人在小地方早有名氣,對外招攬生意不到半年,就把所投下的本錢拿回來了。
喜生鐵工廠的技術很快的就獲得南方澳漁港漁民的肯定,規模也很快地需要擴大,於是一邊自己積極訓練學徒,一邊從外面聘用半學成師傅及熟練師傅,並廠房面積擴充至200坪,除了維修以外,自己也開始生產燒頭式(YAKITAMA)的引擎,首先從單汽缸8馬力的引擎開始做起,提供給小型的鏢旗魚船使用,到了1958年左右,就已經有能力生產雙汽缸40馬力的引擎了,生產能力每月大小引擎約8~10台,當時雙汽缸燒頭式40匹馬力級引擎的價錢,每台大約新台幣40,000元上下,這個數額很多想從事漁業投資的人認為是合理的,工廠僅有合理利潤而已。這四家鐵工廠的總共生產能力每月約可製造單、雙汽缸燒頭式柴油機三十多台。
在此同時為配合快速漁業發展的需求,南方澳在戰後初期,就有三家造船廠「蘇澳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增福造船廠」及「南海造船廠」。在1950、60年代,這三家造船廠的總生產力,每年約可製造20噸級以上的木造漁船約12艘,20噸級以下木造漁船約9艘。
當時上述那種雙汽缸40馬力引擎的開發,為南方澳漁業帶來了第一次的革命性發展,因為動力足夠,船身即可加大,於是新的漁法「巾著網」出現了,這種漁法需要的人手很多,於是為南方澳帶來了空前的人潮,在1960、70年代「巾著網」最發達的時期,南方澳的居民達到二萬五千人左右,成了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漁港。當時一艘配備雙汽缸40匹馬力的木造船,其造價約需新台幣四萬元左右,合理的價格,讓有意願投資漁業的人競相投入。
莊萬添從事漁船柴油機製造工作,也跟其他同業連同造船業者一樣,均能在漁業投資者僅提供小部份資金後,其餘的款項則給予延後付款的條件[3],簡單的說,當時的鐵工廠和造船廠皆有形無形地擔任提供資金協助的角色,有效率的漁船柴油機製造,優惠的融資條件,加上鄰近鄉鎮不慮缺乏的漁業勞力,促成了戰後南方澳漁業快速發展的條件。
1966年左右,客戶已經遍佈全台各港口,為了就近服務從南方澳南下捕烏魚的客戶群,於是應客戶要求在高雄哨船頭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名稱同樣是「喜生鐵工廠」,莊萬添的長子莊儀興回憶說,當時高雄地區的工廠尚無能力生產引擎,每次「喜生鐵工廠」生產的引擎運往高雄時,晚上放在外面,總會有其他的廠商技師偷偷來比量尺寸。
於此同時,南方澳的喜生鐵工廠也自行開發全新的真正柴油引擎,從22馬力的雙汽缸、30馬力的雙汽缸一直開發到45馬力的三汽缸,前後大約生產過四、五十部的引擎,都是獨立開發的成果,產品除本地及高雄外也曾外銷到新加坡。只可惜個人企業難敵國家企業,不久日本生產的六汽缸柴油引擎被大量引進,喜生鐵工廠只得中斷柴油引擎的發展計畫。
1971年開始,南方澳的「拖底網」漁業興起,高雄人也學會了製造雙汽缸的燒頭式引擎,於是喜生鐵工廠在1976年結束了高雄的分公司,在南方澳專心發展大型的「拖底網」專用燒頭式引擎,最大的做到四汽缸360馬力的規格,不過賣出時都號稱有420馬力,當時銷售的價格約在新台幣126萬左右。
1980年代左右,南方澳的拖底網漁業已達飽合,燒頭式的引擎已呈末路,新漁船的引擎又都被進口的柴油引擎所取代,莊萬添在這時毅然結束喜生鐵工廠的業務,轉而經營方興未艾的拖底網漁業,由於之前以自製引擎所折換投資的漁船數量眾多,為推展相關業務方便,在地方成立「漁輪公會」並擔任第一屆的理事長。
如今,莊萬添已八十九歲(2007年),事業早由年輕一輩的子孫接手,喜生鐵工廠也改建成公寓大樓,有形的事務似乎都漸漸隨風而逝,不過「喜生鐵工廠」生產燒頭式柴油機外銷的故事,將永遠是南方澳一頁最光榮的歷史。
附註:本文完成後,莊萬添先生於2008年底去逝,2009年1月9日出殯。
[1] 南方澳漁港建於1921,完成於1923(大正12年),港長455公尺,寬72.72公尺,港內泊地面積75,900平方公尺, 可停泊中小型漁船五百餘艘,終戰前一年遭美軍大轟炸,幾乎不能使用,終戰後才修復。第二漁港於1955年始建,分二期施工,全部計劃於1959年底竣工。工程費計新台幣9,616,800元,可增停泊中小型漁船五百餘艘。
[2] 當時的社會制度習俗,各行各業的學徒大都必須經過三年四個月的實習後才算出師,在一個地方的學習如果不滿三年四個月,即使轉到別家,也必須補滿學習時間,方才會被社會認定習藝期滿,也就是說才算學到真本事,可以被稱為師傅。
[3] 南方澳漁業正發達的時候,擁有一艘漁船便擁有無限的機會,想投入漁業的人十分眾多,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資金可以訂購新船,於是,新船東負責招募一部分資金,造船廠和鐵工廠則各自出船殼和引擎,並折換部份股份,如此,新船東可以減輕負擔,鐵工廠也可保障優先維修該船隻的權利,接著只要漁船出港,便有源源不斷的收入,這種合作模式是促進南方澳漁業發達的一大因素。
2006.09.13 南方澳文史館 廖大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