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鐵工廠 侯昭源
「蘇澳鐵工廠」是南方澳最早成立的鐵工廠之一,從這裡經過學徒制培訓出來的徒子徒孫不計其數,它的創辦者,原籍福州,人稱「福州文仔」的侯餘文先生被稱作南方澳的「機械工業之父」。
蘇澳鐵工廠是南方澳在日治時代就有的鐵工廠,戰後,南方澳隨著漁業的蓬勃發展,維修漁船的鐵工廠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但經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後來鐵工廠的創辦者,不是它的徒子就是它的徒孫,就像後來發展到上百工人規模的「喜生鐵工廠」和「南寧鐵工廠」的創辦人也都是「蘇澳鐵工廠」的嫡系學徒,又從南方澳學成技術再發展到外地去的子弟兵更是不計其數,它的創辦者,原籍福州,人稱「福州文仔」的侯餘文先生被稱作南方澳的「機械工業之父」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侯餘文的父親侯德鐘,七歲時隨叔父(於日治早期即來台灣)來台灣讀書,上日本國語學校(台灣第一家日本學校),十八歲時,因基隆築港,被徵調出來作「中日通譯」,後來取了基隆仙洞保正之女為妻,生育餘文、餘武、九如三個兒子(另有一女兒夭折),長子餘文七歲時,侯德鐘被父親招回大陸,不久生餘武(時為1908年),侯德鐘後來又跟地方秀才學外語(英語、俄語),因通日語,因此擔任日文通譯的工作。1910年代,中國大陸世局紛亂,為逃兵災於是再回到台灣基隆,並在深澳坑煤礦謀得會計一職。侯德鐘乃一介書生,遇上兵荒馬亂也束手無策,家道逐漸中落,長子餘文(生於1904年)十一歲時只好被送到基隆日本人經營的「島鐵工所」學工夫,直到出師時已二十多歲,後娶田寮港胡含笑小姐為妻,1930年長子昭源出生於基隆。
當時,南方澳漁港,於1921年肇建初成,因日本政府有計劃地鼓勵日本漁民移民至此,而漸漸繁榮起來,為因應維修日益增多的動力漁船,南方澳也開始設立幾家鐵工廠。1935年,候餘文受南方澳「雨林鐵工所」老闆「陳霖」之聘而來到南方澳工作,(「陳霖」為台北汐止人,原來任職於台北鐵路局,後來到基隆日本人的鐵工廠學習機械維修技能時與侯餘文相識,1931年到南方澳成立「雨林鐵工所」,特邀侯餘文前來幫忙。),當時侯昭源才五歲,來南方澳時,南方澳有「雨林鐵工所」和「蘇澳鐵工所」兩家鐵工廠,「雨林鐵工所」專修日本製造的「YAKITAMA」引擎,「蘇澳鐵工所」亦然。1936年「蘇澳鐵工所」的老闆因父喪須回日本,於是拜託侯餘文接手並購買工廠。接手後第二年的「蘇澳鐵工廠」曾為本地漢人產製兩艘單汽缸漁船引擎,一是人稱「紅毛仔」的黃來成(南方澳最早居住的漢人之一)所訂的「南榮號」,另一是人稱「貓仔坤」的曾阿坤(南方澳早期的漁業先進)所訂的「金勝號」。
不久遇上二次大戰爆發,南方澳的漁船大都被徵收為後方補給運輸之用,漁業遂逐漸蕭條,工廠也沒啥工作可做,大約1943年左右,「雨林鐵工所」和「蘇澳鐵工廠」皆被日方強迫徵收,候餘文也被徵調到高雄楠梓坑作工廠技術監督。大戰末期,南方澳遭受大爆擊,侯餘文舉家避難到「武荖坑」建屋,直到戰後才回到南方澳,長子侯昭源終戰前已讀到宜蘭中學三年級,戰後接著讀到畢業(1945年)。侯昭源畢業後本來想到蘇澳國小當老師,後來因父親以工廠人手不足為由,給留在家裡幫忙,1949年(時年十九歲)先從會計工作著手並兼學技術,二十四歲結婚,妻子黃秀梅為羅東人。
話說侯餘文戰後回到南方澳時,原來被徵收的「蘇澳鐵工廠」舊址已變成煤礦大王「顏欽賢」所有(和日本人合作取得)。戰後經濟力變弱的侯餘文於是將住家搬遷到蘇澳過溪仔(今蘇澳永光里),並邀請弟弟侯餘武及黃曉濤、李火土等友人入股合作,以南方澳舊居改建成鐵工廠,「蘇澳鐵工廠」因此得以重起爐灶,而「雨林鐵工廠」則無力東山再起,「陳霖」先生後來以技師的身份,游走於各個工廠之間。
戰後全台百業蕭條,唯獨南方澳豐富的天然漁業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的漁船和人們進駐,工廠業務蒸蒸日上,為應付日益擴大的業務需求,不久又承租工廠對面空地,擴大經營規模,除一般機械維修外也開始製造新引擎,一開始從8馬力的「燒頭式YAKITAMA」引擎做起(1906年日本第一次開發這種引擎也是從8馬力做起),一直到30馬力的都是單汽缸式的,後來又研發出雙汽缸的引擎,馬力提昇到100匹馬力,這種型式的引擎促進了巾著網漁業的開發,南方澳在1950、60年代的巾著網漁船同時存在的約將近500艘左右,隨著這些巾著網每年冬季南下高雄捕撈烏魚,引擎市場也推廣銷售到高雄、茄萣一帶,為了就近服務自己的客戶群,1961年左右「蘇澳鐵工廠」在高雄併購一經營不善之「華昌鐵工廠」為南部分廠,並改名為「高雄明益鐵工廠」(「華昌鐵工廠」因火災後轉賣改名「明益」)。
隨著技術不斷的進步,更大馬力的引擎繼續被開發出來,三汽缸120馬力引擎的問世不但刺激著漁船體積的增大,也促進新漁法的改良,從1960年代到1970年代之間,木殼船的「拖底網」漁業開始流行,豐厚的利潤又促使漁船體積變得更大,從1971年開始,南方澳的「蘇澳造船廠」接受第一艘五十噸級鐵殼船的訂單,那是汕頭人「洪鴻」所訂製的,所用的第一台三汽缸150馬力的引擎就是由「蘇澳鐵工廠」製造,接著,南方澳人訂製的第一艘「鐵殼船」也問世了,那是「南寧鐵工廠」(1946年創建,創辦人林阿波先生正是二次大戰前,侯餘文的嫡系學徒)所投資的「見勝一號」,噸數也是50噸(當時政府限制的噸數),所用的引擎(150馬力)則由「南寧鐵工廠自製,再接著澎湖人王得益及伍主也投資了一艘「得益號」鐵殼船,從此開啟了南方澳鐵殼船競爭的時代,漁船不斷擴大的結果,引擎也必須跟著擴大,等到後來100多噸鐵殼漁船出現時,「蘇澳鐵工廠」也已研發出四汽缸500馬力的「燒頭式YAKITAMA引擎」了,當時南方澳只「蘇澳鐵工廠」和「喜生鐵工廠」有能力製造如此大型的引擎,而「喜生鐵工廠」的創辦人莊萬添和魏阿溪兩人也是大戰前,侯餘文的嫡系學徒。
在開發製造引擎從小到大的過程中,技術和產品因受到肯定而行銷到國內各港口,甚至也曾外銷到東南亞、新加坡,創造台灣引擎外銷的光榮歷史。約三十年前(1970年代中期)當「蘇澳鐵工廠」開發出240馬力的引擎時,經濟部曾欲資助貸款請其共同開發製造柴油引擎,但當時因現有工作太多,舊式YAKITAMA引擎的定單已經應接不暇,又因新式柴油引擎材料取得不易的問題,最後婉拒了這項提議,現在回想起來,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歷史轉捩點。
1970年代為「蘇澳鐵工廠」的最盛時期,員工約有120人,二十四小時分作三班制日夜不停加班,引擎訂單應接不暇,每天工作多到做不完,有時工人做到不甘願而拿翹,為了能順利出貨,老闆只能以加薪來慰留,最多一年曾連升三次薪水。
侯餘文於七十多歲以後把棒子交給長子侯昭源而逐漸淡出工廠界,南方澳的景氣也似乎從這個時候開始走下坡,1980年代時又碰上政府頒布實施「勞基法」,這個法令大大的衝擊著南方澳一些以舊傳統方式經營的工廠,「蘇澳鐵工廠」首當其衝,從此逐漸縮小經營規模。侯餘文先生於1999年往生,享年九十五歲。「蘇澳鐵工廠」也於翌年結束營業。2002年,南方澳一艘「永漁豐號」的鐵殼船因退休被拆解,艙內裝置的500馬力「YAKITAMA引擎」正是「蘇澳鐵工廠」所製造的,隨著這艘漁船被解體,也宣布南方澳本地生產「YAKITAMA」引擎的故事正式走入歷史。如今,地方文史工作者廖大慶先生正在撰寫南方澳的歷史往事,每每問到有關鐵工廠歷史的部份,大家都公認侯餘文先生是南方澳工廠界的始祖,今年高齡八十六歲的「南寧鐵工廠」創辦人林阿波先生更是尊稱侯餘文先生為南方澳工廠界的「老先祖」。
日前,廖大慶先生為寫南方澳的工業發展史訪問侯昭源先生,他回憶起日治時代的南方澳漁港,當時因漁船的動力較小,日本漁船會隨著季節捕魚,捕無魚時,就全體休港舉辦摔角比賽,並到蘇澳砲台山的金刀比羅神社參拜後遊街,以祈求出海豐收,一切都順應著自然的步驟而走,而大海也似乎回饋給人們永遠捕不完的魚。
戰後的南方澳聚集了全台想努力賺錢的台灣人,大家拼命捕撈的結果,雖然造就了 台灣的經濟奇蹟,卻也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將大自然所賜予的資源強取豪奪殆盡,如今大海資源枯竭,南方澳漁業也從絢爛漸歸平淡,回想時代變遷,不禁感慨萬千。
2006.10.12 南方澳文史館 廖大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