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燈塔
E 121°53'04”N 24°35'60”
蘇澳燈塔-(早期規劃時命名為北角燈塔)位於宜蘭縣蘇澳灣的北方澳鼻山上,是宜蘭縣境內唯一的燈塔,完成於1927年,於當年4月10日點燈,並於4月12日正式啟用,塔身為白色方形混凝土燈塔,設有紅色分弧,標示港口附近三仙臺等礁群。它是全台灣唯一一個四方型的燈塔、也是全台灣塔身高度最低的燈塔,更是世界上少有的雙色分弧燈塔。二次大戰時曾遭炸射損壞,停止發光。光復後民國三十八年修復,重新照亮美麗的蘇澳港灣。
蘇澳燈塔-台灣唯一四方型及最矮的燈塔也是宜蘭縣內唯一的燈塔-攝於海上
公稱光程:白十六浬、紅十二浬、每七秒閃光一次
說起蘇澳燈塔,大夥別瞧不起它座落在那矮矮小山嶺,那矮矮小山嶺就是台灣最長的山脈,中央山脈的起點(北方澳鼻),綿延340公里南抵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早期日治時期規劃時命名為北角燈塔,是台灣本島東岸的一座重要燈塔,也因為蘇澳港灣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深水港灣之故,對急欲南進的日本帝國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為此蘇澳港灣戰略的重要性,才導致太平洋戰爭時,蘇澳港灣遭受美軍無情的蹂躪,其中也包括蘇澳港灣內的北方澳及南方澳盡毀於太平洋戰爭的戰火。
說到雙色分弧燈塔,或許大夥還一頭霧水,簡單的說就是當您行船時,看見燈塔呈白色亮光時那代表您的船隻尚在安全水域,反之當您行船時,看見燈塔呈紅色亮光時那代表您的船隻已經接近危險水域。當時因為蘇澳港灣雖是天然的深水港灣,但進出港灣的港口航道並不寬敞,也因此突顯出當時日本人在蘇澳港灣口所設立燈塔的必要性。
早期的蘇澳燈塔是可以自由進出的,更是北方澳漁村居民等候父兄捕魚歸來的一個絕佳地點,每當有村民出海捕魚逾期未歸,家人就會於此等候,希望早一點認出那遠方歸來的船隻,是否是那出海未歸的親人,謠傳當時還有人深怕燈塔亮度不足,還提燈籠上山,希望出海未歸的親人能早一點找到回家的路。
1974年因國防須要,整個北方澳區域納編入海軍中正基地,那蘇澳燈塔也從此被列為禁區,但幾十年來那屹立不搖的巨人(蘇澳燈塔),依然為飄泊海上的船隻指引著回家的路。
廖大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