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仔澳
E 121°52'30” N 24°34'44”
玻璃被海浪打磨成一顆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寶石-攝於賊仔澳
南方澳的筆架山跟猴猴鼻之間有一處小小的沙灘名叫賊仔澳,其地名由來可真是眾說紛紜,但是被大多數人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南方澳最早的文史傳說1563年(明嘉靖42年)海盜林道乾被官兵追勦在此盤據數月、1796年(嘉慶元年)吳沙開蘭,1797年海盜蔡牽上岸打掠,為吳化趕走、1807年(嘉慶十二年)朱濆載大量農具來踞南方澳,後為台灣知府楊廷理及王得祿所敗…..因而得名。但近來也有學者認為這小小的砂灘腹地太小,實際上賊仔澳的範圍應該不止如此,李瑞宗老師在《蘇花道今昔》一書中曾提到說:1902年日本人「早川源五郎」調查蘇澳海岸情勢,其調查結果認定北起猴猴鼻,南至烏岩角,長達五、六公里的海岸都是賊仔澳的範圍。暫不管確切的地點為何處,但此範圍是當時滿清朝廷的管轄區域外,因此賊仔澳這地方,一定是海盜與賊人最喜歡躲避藏匿的地方。如今一想到海盜跟海盜船,小編滿腦子的真珠跟寶藏就浮現眼前,有如電影般的情節,200年前竟然在賊仔澳一幕一幕的上映著,其實賊仔澳這地方就是我們小時候與玩伴尋寶遊戲的秘密基地。
小編最近研讀古籍時意外護得,有關(賊仔)此事件奏報朝廷的奏章,其情節之精彩絕不亞於電影情節,現在與讀者共享:
嘉慶十二年(1807年)十月初七日奉上諭:阿林(軍機大臣字寄閩浙總督阿)保奏,……據張師誠奏,朱濆匪船竄匿蘇澳,圖佔蛤仔蘭,詭稱投誠,欲在該處耕種。等語。朱濆一犯亦係著名海盜,今經官兵自大雞籠洋面剿敗後,由臺灣後山繞過蛤仔蘭,竄匿蘇澳,該處沙線極險,船隻到彼,非得大南風不能折回,朱濆船隻在彼潛匿,已擊碎五隻,現當北風司令,該逆正是自投絕地。張師誠現已咨會賽沖阿,並札知愛新泰,相機調度,防堵口隘,一面札催王得祿,趕募熟諳舵工,入澳攻剿,並札商阿林保,飭知張見陞,帶領師船,前往會合兜擒,正當乘此極好機會,併力妥辦,以期速擒巨憝。至阿林保另片所稱,朱濆如果窮蹙來投,似可據實奏聞。等語。又似有招降之意,此則不可。該逆既詭稱投降,不妨將計就計,令該處番民誘令上岸,即可就地將該逆擒拿。如該逆不肯登岸,各路舟師逼近蘇澳海口,併力攻圍,匪船自必無路遁逃,設窮蹙乞降,切不可許以官職,又如那彥成辦理李崇玉之事;當乘勢督兵奮擊,彼時賊勢已孤,眾心渙散,定可一鼓成擒。如將該逆擒獲,傷重,即於該處按律辦理;若受傷未重,朱濆本係著名首逆,亦當派委妥員押解來京,一面先將捷音由五百里馳奏。將此由五百里諭令知之。欽此。…..官兵與海盜200年前的這一幕,真是令人過足了癮頭。
賊仔澳有一個美麗的錯誤更是一定要跟全世界分享的、民國70年代之前,這片海灘是當時蘇澳鎮公所選定的垃圾場之一,當時並沒有環保概念、垃圾一車又一車在賊仔澳的懸崖上,直接往海灘倒垃圾,大夥也感覺理所當然,沒有那裡不妥,就在賊仔澳垃圾場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問題,每當颱風一來後,就會發現原本集中棄置在賊仔澳的那些垃圾,又隨著海浪飄滿整個蘇澳灣附近海域,就這樣週而復始的跟垃圾槓上了,最終也因此賊仔澳垃圾場不得不關閉。經歷多年海浪沖刷,那些原本棄置在賊仔澳的垃圾,也已經飄流的無影無蹤,但那些不易被海浪帶走的玻璃製品等瓶瓶罐罐,卻被海浪打磨成,一顆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寶石,在陽光下整遍沙灘閃閃發亮,那些七彩玻璃珠寶就好像是當年海盜,為了躲避官兵追緝而來不及帶走的珠寶(童年時期的小編,常把這些海玻璃,做成墜子串成項鍊,送給要好的女生),被粗心的撒落在賊仔澳的沙灘上,凡是有到過賊仔澳遊玩的人,走在沙灘上一定會為腳下這些被遺留下來的珠寶而讚歎不已,也因此賊仔澳有了更響亮的名子「玻璃沙灘」或「琉璃海灘」,也成為來南方澳旅人的秘密花園。「玻璃沙灘」據說還是全球第二個案例,第一個案例1996年於美國-加州-MacKerricher 國家公園-布拉格堡玻璃海灘。
廖大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