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岬
E 121°52'17” N 24°35'02”
二塊「豆腐角」給埋了,長眠於地下永不見天日。
豆腐岬風景區位於南方澳漁港東側的防波堤旁,早期當地人稱此地為「駁腳」或「駁岸腳」,其意思所指的就是「筆架山」中,山與山之間有一縫隙,為防止海浪從這一縫隙進入,所建造的堤防(堤防閩南話:駁岸),是南方澳的熱門觀光景點,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豆腐岬」它名稱的由來,有些學者專家們乍聽「豆腐岬」這三個字,都會自然聯想這裡的岩石受到海浪長期衝擊侵蝕,產生豆腐狀的節理,故稱此地的岩石為豆腐岩,再加上地理景觀上出現於陸地附近海域中的小山稱為岬,就定義為「豆腐岬」這三個字由來,也有人認為這裡可能像台北「深坑」一樣,有賣豆腐料理或特產,所以叫「豆腐岬」,結果到了「豆腐岬」卻看不到豆腐岩與豆腐特產,這個問題不時困惑著許多遊客們。
其實「豆腐岬」地名由來,是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防止太平洋的長浪從「駁岸腳」的缺口湧入,在岬灣內以鋼筋混泥土建造兩個四方形的水泥墩,長寬每邊約一丈二,水泥墩底部深入海底,作用就像現在的「消波塊」,每當漲潮時,兩個水泥墩上面露出海面的部分像極了兩盤手工「豆腐塊」,以前當地小孩如果相約到此游泳,都稱此為「豆腐角」。
直到民國六十三年的十大建設中,蘇澳港開建,工程單位原想讓商港與漁港的航道分開,計劃從豆腐岬開闢新的漁港航道,計劃中原想把這兩塊「豆腐角」給炸掉,後來考量颱風來襲時風浪會直接衝擊漁港內的漁船因此作罷,這兩盤豆腐也算逃過這一劫。但好景不長,蘇澳港建造時大量物料運輸至蘇澳灣,港內碼頭不敷使用及南堤施工時交通的考量,這時又有人把腦筋動到豆腐岬這塊腹地,結果這一回開山造路並填海造地,就把這兩塊「豆腐角」給埋了,長眠於地下永不見天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讓人們一睹它的風采,現「豆腐岬」灣內北側獨立小山旁邊的道路是當時開山造路所留下的。
「豆腐岬」除了名字誘人外,這裡的海洋生態之豐富更是十分特殊,值得一提的是日據期間昭和十四年五月(1939年),台北帝國大學動物系,海洋生物教授川口四郎博士,曾經調查宜蘭縣蘇澳灣附近海域的珊瑚,發現「南方澳岬」現在的「豆腐岬」及港區裡面漂浮著許多紅色的卵束,事實上,他當時並不是很清楚那到底是什麼,但是他把這個現象報導出來,後來成為全世界最早發現珊瑚集體產卵的生態行為,珊瑚集體產卵是大自然中一種奇妙的生態現象,每年農曆三月滿月後的一個星期都會在「豆腐岬」海域重新上演,經潛水專家調查,此處海域的珊瑚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六十,僅次於綠島國內排名第二,種類約121種珊瑚,聯合國每年夏天都會委派專家來此地做珊瑚生態調查。
豆腐岬風景區規劃設施:為天然海水浴場,灣口裝有攔截網、浪小波靜、適合浮潛、戲水、晨泳、海釣、觀日出、郊遊、烤肉、野餐等。區內分成:入口廣場區、長亭觀景休憩區、海灘活動區、海灘區、海域區、草坪區、堤防區、碉堡區等。裡面有由奇特岩石構成的美麗海岸景觀,因漁源豐富,是釣客們嚮往的釣場。
豆腐岬的二塊「豆腐角」-呂盛賢醫師攝
廖大瑋 著